索 引 号 | XM00128-03-02-2016-030 | 主题分类 | 年度计划和总结 |
发布机构 | 文 号 | 厦政外侨综〔2016〕259号 | |
标 题: | 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
文件内容梗概: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外侨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外事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坚持“外事为民、为侨服务”,以推进外事侨务工作“稳增长、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为着力点,围绕争当“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统筹外侨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交流合作,强化组织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现总结2016年工作成效及2017年工作思路。
具体文件如下:
机关各处(室)、下属各单位:
现将我办《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2016年12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外侨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外事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坚持“外事为民、为侨服务”,以推进外事侨务工作“稳增长、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为着力点,围绕争当“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统筹外侨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交流合作,强化组织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服务两个大局价值凸显
(一)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成绩显著。
1.精心筹备,有力保障G20峰会配套会议举办。积极参与筹备了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议及第三次协调人会议。将筹备活动作为服务总体外交大局和扩大厦门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共牵头完善会议总方案、17个专项方案及6个应急预案,细化欢迎招待会、联席会议及省、市联合晚宴等重大活动安排,圆满完成400名中外方代表的接待工作,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好评和肯定。
2.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投入金砖会晤前期筹备工作。将明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筹备工作作为全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员动员,全力投入。及时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办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密切与外交部沟通请示,细化工作任务;多次赴北京、杭州学习借鉴,提高工作质量。作为会务保障部及礼宾保障部两大保障部的唯一牵头单位,目前已形成场馆、酒店、国礼、注册系统等前期工作的初步方案,并按省市领导要求加紧推进落实。
3.热忱服务,精心接待重要访厦外宾团组。今年以来共接待了津巴布韦副总统、不丹王国外交大臣和东盟副秘书长穆赫坦等部级以上重要访厦团组66批558人。精心安排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团一行63人的接待工作,该团为近年来访厦规模最大的使节团,有力推进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各高访团与我市企业洽谈经贸合作,与厦门大学等有关单位座谈交流,获得客人与外交部等上级单位的肯定,有效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并以此推介和展示厦门美丽形象。
(二)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成果突出。
1.助力我市“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建设。一是加强与沿线国家交流互动,以“传承友谊,共谋发展”为主题圆满举办了第五届“南洋文化节”,并作为唯一一个由地方政府举办的活动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为我市对接海丝沿线国家,开展宽领域交流合作牵线搭桥。二是以厦门与印尼泗水市结好十周年为契机,开展互访交流活动;结合我市友城的马拉松赛资源,组织厦大EMBA跑友团赴友城马来西亚槟城参赛,加强多领域交流。三是推进与沿线城市缔结友城。今年4月与泰国普吉府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目前,正积极推动结好的内部报批手续。四是发挥我市与沿线国家侨社的渊源关系,承办、协办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6批次,协助、指导马来西亚雪兰莪厦门公会及新加坡厦门公会等东南亚厦门籍侨团举办中秋博饼活动,宣传闽南文化、弘扬嘉庚精神,推动我市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枢纽建设。
2.创新升级侨务经科品牌活动,不断扩大影响。一是在“投洽会”期间成功承办了以“万侨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16海外华商中国投资峰会”。活动紧扣国家发展战略,联手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以高端访谈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并予以深度报道,央视《对话》栏目进行录播。二是精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9家侨资企业于6月和 7月份参加国侨办主办的“侨资企业西部行活动”赴青海、甘肃考察,促成了15项投资或合作意向,进一步密切了与西部地区的合作。三是承办由国侨办主办的第37期“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中国经济高级研修班”。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50位华裔青年企业家于10月28日至11月2日分别在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进行学习,有效地涵养了华裔新生代侨商资源。
3.提升侨资企业服务水平,积极推动项目落地。一是组织15批185位(次)侨商前往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开展实地对接洽谈,重点考察其中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为中青年侨商介绍车库咖啡等创业平台,并引荐有意来厦投资的海外侨商企业入驻自贸片区。二是主动靠前服务,协助泰国正大集团与自贸区管委会商洽注册设立中国水产总部事宜,目前泰国正大集团已明确在厦设立中国水产总部,整个项目产业链总投资逾20亿元人民币;非洲海格汽车总代理与自贸区内丰泰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等。三是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市外专局等部门对接,靠前服务我市“双百计划”,向上争取博士团等优质资源来厦对接考察。四是走访近百家侨资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全年共受理侨企信访件15件。创建“鹭岛侨企之家”微信群,利用新媒体打造企业互动交流平台,主动靠前服务。
二、加强合作、发挥优势,助推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
(一)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国际影响。调动外事资源,积极保障“第十九投洽会”、第九届“文博会”、第二届“休博会”、“国际海洋周”、“世界城市日论坛”、“鼓浪屿申遗”等一系列全市重大活动,提供翻译服务和礼宾指导。今年邀请并接待168个团组899名外宾及华侨华人代表来厦参加“投洽会”。投洽会期间参与筹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合作研讨会”顺利举行;全年共完成市级重要外事活动翻译112场,翻译审校重要外宣材料近11万字。
(二)以接待为契机加强国际交流。一年来,共接待外宾及港澳地区团组275批3254人次,其中副总理级以上团组4批86人,部级团组62批472人次,驻华大使31人次,总领事39人次。在接待过程中,认真研究来访团组特点,科学制定接待流程与方案,高质量完成接待工作任务,通过各项接待任务,有效对外宣传厦门、推介厦门,进一步加强我市与国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三)以项目为抓手促进友城合作。与法国尼斯市政府联合举办音乐会,并走进基层社区和大学校园,促进民间友好往来;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2016厦门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暨足球文化夏令营”,邀请来自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市、韩国釜山市等5支青少年球队来厦与国内青少年球队进行足球比赛和联谊交流活动;启动“行•摄”系列国际友城摄影交流活动,深化民间交流;积极推动新西兰惠灵顿“中国花园”以及德国特里尔“厦门公园”等项目建设。首次携手加拿大总领馆举办加拿大周推介活动,促进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
三、拓展领域、内联外引,涵养侨务资源成果显著
(一)加大侨务资源涵养力度。一是主动上门走访服务重点侨领。先后走访阿根廷、巴西、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在厦重点侨领及海外侨团驻厦机构,主动了解侨胞诉求,促进合作。二是接待来访的海外侨团及重点侨领193批次2166人次,加强了对外交流交往。对外发出贺电、唁电30多份,积极参与海外社团的大型庆典活动,引导厦门籍社团的发展壮大,对外联络面进一步扩大。三是借助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出访拜访、慰问当地重点侨团,加强与海外重点侨团的联谊交流。四是圆满完成600人规模的澳门工会联合会国庆同心行活动,增进了厦门与澳门之间的友好往来与了解。
(二)创新侨务资源涵养方式。一是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参与国侨办、省侨办在厦举办的“第五期港澳侨界杰青研习班”、“闽侨青年精英研修班”、“创新创业闽港青年千人团”等活动,协助安排参观考察厦门自贸区、规划展览馆,与相关企业对接交流,强化对新侨、港澳侨界青年的沟通联谊,引导其来厦创新创业发展。二是首次举办厦门市新侨联谊及工作研讨会,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名侨领,以及我市五侨部门、各区外侨办相关负责人出席。研讨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进行政策法规和两岸形势宣讲,引导新侨依法维护权益,同时收集了大量工作意见建议,为有针对性的提升我市新侨工作提供帮助,另外还搭建了新侨联谊平台,密切五侨部门与海外侨领的联系。
(三)扩大华文教育活动影响。一是举办2016年美国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37名由美国新泽西福建同乡会、大纽约地区福建学者学生联谊会组织的美国华裔青少年回故土寻根,学习中华文化。二是积极协助菲律宾陈永栽博士资助的2016年菲华学生“学中文夏令营”、福建省侨办主办的“香港福建中学学生民宿特色夏令营”、“台湾青少年(福建)夏令营”、致公党厦门市委海外学生夏令营等多场夏令营的接待协调等工作。三是以“相约美丽厦门,共迎金砖会晤”为主题举办“2016在厦海外学生迎新健身跑暨《鹭风报》创刊60周年纪念活动”,增进海外学生对厦门和“金砖会晤”的了解。
四、规范管理、精准服务,统筹归口管理重点突出
(一)注重提升因公出访实效。由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牵头,以“各单位自报”和“重点指定申报”相结合组织开展2016年度全市因公出访计划申报,并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核。全年累计受理因公出国团组750批4116人次;其中,经贸类出国团组3551人,占86.27%;教学科研人员131人,占3.2%;出访资源进一步向经贸类倾斜,外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进一步凸显。
(二)有力保障因公出访项目。坚持以管理为手段做好服务工作,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充分肯定。例如:助力海关系统打响境外“猎狐”行动第一枪;全力支持厦航开通国际航线;保障了18批市领导率团出访组团;以“即到即办、即办即送”的特急件模式服务集友银行股权有关事宜的出访任务等等。
(三)精准服务企业“走出去”。为推进厦门城市国际化,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推出新政,简化APEC商务旅行卡申办手续,降低申办门槛,从13项材料精简为4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方便我市企业走出去。全年申办人数达219人,较去年增长6倍之多。
(四)持续加强涉外安全管理。做好驻华使领馆、境外媒体和记者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共处理各国驻华使领馆照会287份,处置涉外事件10起;加快领事馆区建设,积极推动招领设领工作;完善涉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配合公安、安全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和邪教的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维持涉外秩序稳定;加强海外领事保护,处理涉外领保事件5起。
五、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强化为侨服务措施有力
(一)规范审批行为,切实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今年 9月市行政服务中心外侨办分中心成立,将“三侨子女”参加高考身份认定、华侨捐赠确认、华侨来闽定居等申办事项纳入其中,并对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办理时限进行了规范,实现“窗口服务”和“网上审批”同时进行。今年,共为参加2016年高考加分的25名归侨子女、归侨学生和华侨子女出具身份证明,指导各区外侨办为31名中考加分的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出具身份证明;审核批准了15位来自菲律宾、美国等国家华侨的来闽定居申请;受理并出具53位华侨及外籍学生在厦就读中小学身份介绍信,办理并发出56份海外高层次人才签证(居留许可)通知函。
(二)加强权益保护,切实提升为侨服务工作水平。一是继续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增设“社区侨务网格建设”试点,推荐思明区深田社区获评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同安竹坝华侨农场为国侨办基层“侨之家”工作联系点。二是夯实基础,开展侨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侨爱工程”,与市侨联联合开展侨界困难群体摸底调查,全年共为357户归侨低保户、归侨重疾困难户和归侨侨眷升学高校困难户及“莫兰蒂”台风受灾户发放困难补助29.53万元。三是开展“美丽厦门•侨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对15位(个)基层归侨侨眷优秀代表、涉侨先进集体和社区进行专题采访,报道了广大归侨侨眷投身“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的积极作为和感人事迹。四是受理涉侨来信来访301件(次)。按照《信访条例》,我办认真受理,耐心接访,办结率100%,努力为侨排忧解难。五是汇总了自2013年以来捐赠我市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9位(家)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或团体)表彰材料,报请省侨办研究批准,并在第五届世界闽商大会上接受表彰。
六、注重学习、强化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水平提升
(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办党员干部以扎实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切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穿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善学善用,务求实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改革的勇气胆识和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市外侨事务再上新台阶。
(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由我办主办的双月刊物《厦门外侨》正式创刊,旨在宣传厦门对外开放,展示厦门外侨工作成果。二是开通“厦门外侨”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传播南洋文化节、海华会等重大活动以及我办日常外事侨务活动信息。三是进一步加强英文网站建设,我办英文网站荣获“2016年度中国外文版政府网站领先奖”,作为我市荣获此殊荣的两家政府单位之一。
(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以市行政服务中心“外侨办分中心”建设为契机,狠抓全办效能建设,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增强外侨干部实务能力,着力打造和谐高效机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确保干部队伍廉洁过硬。
2017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年度中心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紧密围绕服务和保障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这一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明确任务,全力保障,把做好会晤筹备工作作为接下来一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会晤筹备这个圆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不辱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把会晤筹办工作和城市发展、城市国际化战略、外向型经济发展统筹结合起来,为厦门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挥外事侨务部门应有的贡献。
二、发挥外侨资源优势,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围绕我市打造“一带一路”倡议支点目标任务,利用友城、驻华使领馆等外事渠道,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资金、智力资源,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双向投资及经贸合作枢纽建设。加强与国际友城的合作,发挥华人华侨传统优势,通过“国际友好音乐会”、“行•摄”系列国际友城摄影交流等公共外交品牌活动,深入开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人文交流水平。积极参与和服务保障全市性重大活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三、完善友城战略布局,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国际知名城市为重点目标拓展国际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网络,完善我市友好交流点整体布局,继续推进与泰国普吉府和土耳其伊兹密尔市正式结好工作。二是推动友城在文化、经贸等方面的项目交流,研究、借鉴友城先进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经验。三是以海丝沿线国为重点,深度涵养侨务资源,重点支持150个我市重点联络的海外侨团,通过“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中国经济高级研修班”、“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等研修班、夏(冬)令营,密切交往,涵养资源。四是启动第十批荣誉市民评授工作。
四、强化党管外事机制,统筹规范管理服务。召开全市外事工作机制会议,加强外事工作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落实新修订的我市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加强和规范审批管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外国人来华邀请,助力我市打造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加强驻华使领馆的管理与服务,办理涉外交涉,举办“驻厦外交官市情通报会”。做好境外媒体记者的工作,妥善处理领事保护和涉外案件,开展预防性领事保护和外事规范宣讲,维护良好的涉外环境。
五、依法行政关注民生,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一是积极推动侨务法制建设。加大《福建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二是继续开展“侨爱工程”,关注侨界弱势群体帮扶工作。做好侨务信访,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促进侨界和谐稳定。三是继续推进社区侨务工作,引导归侨侨眷积极参与“美丽厦门”建设。四是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外侨办分中心建设,开展“窗口服务”和“网上审批”工作。
六、深化机关队伍建设,转变职能提升服务。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相关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积极打造一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外事侨务干部队伍。
附件:
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办公地址:厦门市白鹭洲路16号团结大厦2—4、7楼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94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3号闽ICP备09033082号-2
联系电话:0592-2856114传真:0592-2856110、2856111邮编:361004
网站访问量:(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